物聯卡之家消息,2月21日下午,愛立信東北亞區首席市場官張至偉在發布會上向包括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愛立信預測2024年將有41億蜂窩物聯網連接,到2026年,來自產業數字化中5G收入潛能可達6190億美金。
物聯網近年來因其提高運營效率和改善業務成果的能力而成為討論的熱門話題。曾經的抽象概念現在幾乎觸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可以在我們的家中、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隨處可見。
物聯卡之家消息,物聯網(IoT)旨在通過聯網周圍世界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更精彩的生活方式。但是如何實現物聯網的這一承諾呢?
2018年是物聯網應用大規模落地的元年,我們見證了被人稱為萬能窄帶技術到后來NB-IoT的出現。大家漸漸意識到了不同場景的不同技術的擇優選取。早上出門忘記帶鑰匙,使用遠程操控輕松解決;忙碌了一天準備回家,使用智能設備就把可口的飯菜做好。在不遠的未來,物聯網將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存在,它會像WIFI 一樣簡易、普遍的使用。
物聯卡之家消息,2018年的大規模降費活動,給廣大用戶帶來了切實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是給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運營商帶來了巨大的經營壓力。全年下來,有網絡曝光的信息顯示,中國移動所屬的十來個省區市公司出現了營收負增長,更為嚴重的是其部分下屬公司凈利潤為負值。作為行業學霸和標桿的中國移動尚且如此,作為老二和老三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情況應該類似,而且大概率還會更糟糕。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作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下來,通信行業通信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收入增量為378.93億元,利潤情況雖為公布,推測情況也不會太好。
許多企業已經發現可以利用技術來支持可持續發展計劃,而人工智能和物聯網(IoT)技術尤其具有前景。結合技術,更具體地說,結合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技術,創造了一種顯著更加簡化的次要可持續性效果,因此比傳統流程“更環保”。
隨著信息技術趨勢的發展,很少有能夠引起像物聯網這樣的IT領導者的關注。但這項技術的人類潛力又如何呢?一方面,IT管理人員預計,通過利用幾乎無處不在的物聯網卡、傳感器的潮汐數據,可以獲得改善客戶體驗的無限潛力。另一方面,企業高管表達了對如何管理數據以及如何確保所有這些新端點安全的擔憂。?
過去幾年,人們對物聯網(IoT)和工業4.0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制造業中,這個概念通常被稱為工業物聯網,它在工廠車間的每個角落都顯著增加。增強的計算能力和大數據的出現有助于將工業物聯網的承諾轉變為更大系統中的現實連接組件,從而將機器智能帶入設備。重點是無縫收集數據,即時分析數據并將信息轉化為可操作的結果,從而提高正常運行時間,效率和生產率。
物聯卡之家消息,2018年12月初,韓國高調宣布正式商用5G。為搶占5G全球領先的噱頭,美國部分運營商率先宣布了5G商用和試商用。不過近期美國運營商Sprint和 AT&T有關真假5G的口水戰還上升到法律訴訟層面,又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去年12月初,我國的監管部門工業信息化部向三大運營商發布了5G中低頻段試驗許可。同樣在去年12月份,2019年中央經濟會議將5G商用列為2019年二十項重點工作之一。之后的2019年1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宣布將很快發布5G臨時牌照。圍繞5G何時商用的討論,甚至爭議不斷,各方都有客觀理由。那么現在商用5G是否具備條件,到底有沒有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