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處理對主要城市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今,新加坡、迪拜、香港、阿姆斯特丹,斯德哥爾摩、東京和首爾等智慧城市的政府管理部門已大力推動將物聯網技術融入城市的各個方面。許多這些城市的廢物處理過程已經轉變為高度智能的運營管理活動。
2018年,5G商用大幕已經開啟。華為全球產業展望(GIV)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人均日通信流量將達到4GB,云化已經成為企業/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趨勢,85%的企業應用將實現云化,進而驅動網絡的流量模型發生變化。面向未來,電信運營商需要構建一張什么樣的網絡,才能有效支撐5G和云時代的網絡訴求?可以看到的是,以下三點已經成為運營商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投資來支撐數據流量每五年增長10倍?如何以極簡的網絡架構來支撐網絡規模和復雜度的10倍提升?如何以主動性運維改變過去以用戶投訴為驅動的運維模式,從而提升最終用戶體驗?
智慧城市是全球用戶關心的焦點,在國外有一個很好的標桿區域——華盛頓特區,它已采用系統的智慧城市規劃方案,而不是嘗試在一個社區問題區域進行創新。將城市視為整體運營的互聯空間是智慧城市規劃的標志之一。
智能家居物聯網公司Viomi Technology和國際數據公司聯合發布了一份白皮書,確定了物聯網和智能家居的主要消費趨勢。
物聯網之家消息,2019年兩會進行時,互聯網大咖們紛紛建言獻策,人工智能、產業互聯網、物聯網,5G通信技術等成為高頻詞匯。
國家電網公司日前發布消息,對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作出全面部署安排。記者了解到,到2021年,國家電網擬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基本實現業務協同和數據貫通,初步實現統一物聯管理,支撐電網業務與新興業務發展。
物聯網為各個經濟部門帶來了多種好處和改進,如今大多數公司已轉向物聯網。根據Gartner創建的一份報告,全球超過43%的公司采用了物聯網,部署物聯網卡、傳感器帶來更好的公司運營以及產品的生產銷售。
“無人機巡檢”“安保機器人”……這些以往只能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如今在福田智慧交通樞紐的“5G+AI”體驗區成真——3月8日,全國首個“5G+AI”智慧樞紐體驗區現身福田交通樞紐,讓市民乘客深入感受了5G時代的生產和生活。
“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成績舉世矚目,其中制造業功不可沒。”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發達國家通過增加關稅的方法,使一些跨國企業把生產制造轉移到了其他的低成本市場,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我認為是恰到好處,恰是時機。”
物聯網(IoT)是互聯網中快速增長的一部分。 雖然互聯網的其它設備依賴于人們的信息交換,但物聯網可以自動實現在不同的連接設備之間進行收集,傳輸和接收數據。將物聯網視為類似于網絡,電子郵件或社交網絡,但它不是連接人,而是連接智能設備。